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韩思宁大资本优配
9月16日,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》。在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,《政策措施》以推动扩大服务消费为主要目标,着力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大资本优配,提出了一些让经营主体有真切获得感的增量政策。
“服务消费已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”,盛秋平说,近年来,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,消费结构持续优化,消费潜能加速释放,服务消费表现亮眼。《政策措施》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,坚持优化供给和激发需求相结合,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相结合,共提出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、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、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、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等5个方面19项任务举措。比如,提出“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-3岁幼儿,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、家庭托育点”“推动互联网、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,扩大电信、医疗、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,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》”等。
盛秋平介绍,自去年8月国务院发布《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以来,我国建立了跨部门服务消费的工作机制,搭建服务消费“1+N”政策措施体系。“1”就是国务院印发的《意见》,“N”是各部门围绕《意见》出台的系列服务消费政策文件和举措。“今年1-8月份,服务零售额增长5.1%,比同期商品零售额高0.3个百分点。”盛秋平说,在落实《意见》,推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,主要取得三个方面进展:一是着力补齐短板弱项,基础型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;二是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,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不断增强;三是推动数字绿色赋能,新型服务消费加快培育壮大。“当前,我国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,文娱旅游、交通出行、体育健康、养老托育等领域发展空间广阔,服务消费将逐步成为主导型消费,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”盛秋平表示。
在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方面,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,将推动企业向“新”,激发创新动能。通过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推动人工智能在服务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,赋能大中小各类服务企业。推动行业向“优”,提升服务水平。比如,在托育、养老、家政、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“信用+”工程,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,让消费者更放心。推动市场向“活”,营造良好环境。扎实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,清理整治市场准入壁垒,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。
“今年5月份,人民银行专门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、文体娱乐、教育、居民服务、旅游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信贷投放。”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杨虹介绍,为支持扩大高质量服务消费供给,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。设立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包含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。指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,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。“截至7月末,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.79万亿元,同比增长5.3%,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,前7个月的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还要多630亿元。”杨虹介绍,下阶段,将与商务、发改、文旅、财政等部门一道大资本优配,抓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,切实将政策实惠传导至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和消费者,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。
九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